红主回归上市市现公司 高估值控股央企央企成沪分红力军金分加速

近年来,央企沪市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控股为投资者和社会创造价值。上市市现速
2022年,公司高分归沪市公司合计现金分红1.72万亿元,成沪同比增加超12%。金分有1528家公司进行派现,红主红央其中七成以上的力军分红比例超过30%。分红金额上,企估164家公司派现10亿元以上,值加26家派现100亿元以上。央企
沪市公司中,控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成为分红的上市市现速主力军。同时,公司高分归具有高分红特性的成沪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加速回归,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逐渐成为中长期投资的优选。
央企成为分红主力军 19家派现均超百亿元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成为现金分红的主力军。派现公司中,有215家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合计派现1.05万亿元,占比61.05%,分红比例的中位数达31.25%。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082亿元、973亿元和821亿元;5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10亿元,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在100亿元以上。
股息率方面,以6月21日收盘价计算,288家公司的股息率达到3%以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41家;117家公司的股息率超过5%,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21家。中远海控、中国神华、中国海油、工商银行等央企的股息率超过6%。
从持续性上看,107家公司连续3年派现金额达到10亿元以上,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40家。分红比例方面,764家公司已经连续3年的分红比例超30%,117家公司连续3年的分红比例超50%。股息率方面,113家公司连续3年的股息率超过3%,35家公司连续3年的股息率超过5%。股息率较高的行业有银行业、煤炭、采掘和交通运输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沪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总额已经明显高于市场的股权融资和主要股东减持金额的合计。具体情况看,327家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金额已经高于其通过IPO和再融资从市场融得的金额,其中有65家央企。其中,四大行、“三桶油”、中国神华、中国移动、宝钢股份等15家公司的累计分红金额高出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注重投资者回报 央企估值加速回归
今年以来,不少沪市上市公司尤其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涨幅明显。高分红的央企估值加速回归,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从沪市公司来看,不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较大。有587家公司自上市以来的年均股价涨幅超20%,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46家。另外,宝信软件、电科数字、扬农化工、中国巨石等2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较发行价的涨幅超过30倍。
A股市场中,高分红的央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以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为例,该指数旨在反映注重股东回报的央企的整体表现,重点关注于高分红特征。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年初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10.01%。
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表示,央企与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在A股整体市场具有稳健特点,彰显韧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及长期配置价值。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央企具备高分红的特性,未来也将在政策指引下持续提升自身基本面和分红水平。由此可见,红利策略高度适配央企投资,且在市场仍具不确定性的当下,高分红央企具备短期和中长期配置价值。
平煤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场风格开始重新聚焦盈利确定性和估值性价比,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也比较深入人心,随着市场上价值投资逻辑持续强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夯实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基础。
(记者 邢 萌)
标签:沪市|分红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相关文章
- 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记者: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请问,您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2025-05-12
- 借“保壳”东风如火如荼的私募“保壳”运动,获得了期货公司、券商等机构的积极响应。在私募“保壳”及产品发行热潮下,期货公司与私募机构的合作升温,一些期货公司也适时推出全流程的私募服务合作计划。期货公司在2025-05-12
- 甲醇突破箱体上沿节前最后一周,甲醇期货1605合约突破了1月下旬以来形成的小箱体区间,创出去年11月18日以来的新高,一度涨至1803元/吨。下方各条短期均线拐头向上,呈发散态势,表明市场看涨意愿明显2025-05-12
- 今日,两市早间分化明显,沪指早间冲高回落,盘中一度涨超0.6%,创指震荡跌超1%随后小幅回升。午后,大盘震荡走低,沪指下行翻绿跌超1%,创指、深成指跌近2%。盘面上,贵金属、油气开采、页岩气板块涨幅居2025-05-12
- 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的光一退,罕见地在退市整理期获神秘自然人大手笔增持,且该自然人在大幅增持前已迅速进驻董事会。与此同时,投入真金白银后,公司股价在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大跌后逆势大涨,短短4个交易日走2025-05-12
- 京华时报制图杨立场近日,香港上市公司盛明国际(00231)宣布更名为“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并称拟在内地成立外资参股公司,引发“中国平安拟在内地成立外资参股公司”的误解,内地平安证券昨天紧急澄清,称彼平2025-05-12
最新评论